魅族是否还能够起死回生呢?

来源:互联网 阅读:- 发布:2020-04-21 06:17:14

根据目前的消息,魅族已经基本确认会在魅族17上引入打孔屏设计,全面拥抱异形屏了,无论几位魅族KOL 们怎么吹捧,魅族也都不得不用实际行动证明,过去两年里魅族在屏幕上的坚持是错的。

当然,这一点我在2018年魅族16发布的时候就已经指出来了,可惜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污蔑为“恰烂钱”,所以我很好奇,魅族终于朝着我所预期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如过去两年里类似

这种魅族水军所吹嘘的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坚持的时候,这帮人又该如何继续诡辩呢?

当然,他们可以用行动证明自己是真的喜欢而不是魅族水军,将魅族16s Pro 抢购一空,以此来向黄章表示抗议:

魅族 16s Pro 骁龙855plus 全面屏拍照游戏手机 6GB+12

这么保值的手机,不多买几台珍藏着,可惜了!


闲话少述,言归正传,2020年中国的手机市场已经从红海进入了血海时代,连小米、OPPO 和vivo都遭遇了明显的困境,魅族想要起死回生,太难了。

为了详细论述这个问题,我们慢慢聊。

先来回顾下魅族的发展史:

2009年,魅族发布旗下首款手机产品,魅族M8;

2011年末,魅族M9 Ⅱ发布,上市后改名MX,即魅族梦想系列;

2013年末,黄章在退出管理层近四年后宣布回归,主导了MX3的大降价,进而和那一年正式崛起的小米开始价格战,2013年,小米手机年出货量达到了1870万台,同比暴涨150%,此后发布的MX4起售价降为1799。

2014年底,魅族子品牌魅蓝发布,对标小米旗下的红米,主打入门级性价比市场,那一年,借助红米的爆发,小米手机年出货量达到了6112万台,增长率达到了夸张的220%。

2015年,魅族MX4 Pro的升级款被命名为Pro5,成为魅族的旗舰系列,定位高于原来的MX梦想系列;

2016年,借助魅蓝品牌的高速增长,魅族年出货量达到了2200万台,成为魅族手机最巅峰和高光的时刻。

2017年秋天,魅族Pro7系列发布,由杨柘主导其市场营销推广,杨柘主导了华为P6、P7、Mate7和P8系列的营销,华为“爵士”的梗最初就出自其“爵士人生”的slogan。这一年,更新了6代的魅族梦想系列被放弃,Pro7定了一个甚至比当时的OPPO和vivo还夸张的价格,然后,败了。

魅族Pro7的失败,是魅族由盛而衰的标志,从此以后,魅族开始一蹶不振。

2018年,黄章再次宣布回归,将Pro系列改成数字系列,并在年初推出了魅族15系列,三个半月后推出魅族16系列。

魅族16是一款不错的产品,但问题在于,这款产品发布于魅族15之后,而魅族15之前的产品是Pro7。

在Pro7之前,魅族整体的处境还不错,线下渠道不如OPPO或者华为,但依然是自成体系,线上依靠魅蓝,把年出货量拉到2000万的量以后,其在供应链上是有一定话语权的,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有大厂全面介入,提供资金支持,魅族还是有一些机会的。

但Pro7却是一剂毒药,产品定价大幅度走高,给渠道预留充足的利润,看似很美好,但无论是品牌力还是产品力,当时的魅族都没可能支撑起比OPPO还夸张的产品溢价,靠小聪明的视窗设计或者杨柘,于事无补,所以 Pro7就全变库存了。

Pro7变库存,对魅族来说是资金压力,对魅族的渠道来说,就是致命毒药了,尤其是魅族之后还来了个神操作的魅族15系列补刀。

等到魅族16发布的时候,魅族的线下渠道基本上已经奄奄一息了,走极致性价比路线的魅族16又把渠道利润压榨得干干静静,此后,魅族经营多年的线下渠道就彻底宣告死亡了。

在魅族16发布之后,我对这款产品进行了详细分析:

魅族生于智能手机潮到来初期,是最黄金的时代,2009年发布魅族M8的时候,全世界还都不知道未来的智能手机该怎么做?

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iPhone发布之前,苹果最成功的产品是iPod,主打音乐播放;M8发布之前,魅族也是做MP3音乐播放器的,只是苹果从iPod转向iPhone之后,迎来了整个21世纪最梦幻的科技公司发展新记录,而魅族,十年过去了,还是当初那个魅族。

我们回过头去审视苹果和魅族的区别:在iPhone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至今依然被奉为行业经典的案例,如产品设计、生态建设、供应链控制、渠道建立、市场营销,以及产品细节打磨;而魅族,只有产品细节打磨,over。

之前有个B站UP主说什么小米的成功是魅族M9的失败让出来的,却完全忽略了,小米崛起的根本是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普及潮的红利,以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和极其高效夸张的互联网营销能力,才打造出了今天的小米集团,小米从当初的miui、米聊和小米手机三驾马车发展到今天的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发展,是一步一步应对危机,然后解决危机的结果。

而魅族,我们看到的只有黄章不断强调的所谓的细节打磨、细节打磨和细节打磨。

随着行业进入下行期,手机市场红利结束,从蓝海进入血海,二线品牌的离场是必然的,但像魅族这样,从行业最初发展最漂亮的蓝海时代,一直不断地错失机会,一直到行业进入洗牌的红海时代,魅族依然是当年那个魅族,这是绝无仅有的。

魅族所专注的所谓的细节打磨,近年来的代表是坚持所谓的“完整的屏幕设计”,却忘了去思考,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全面屏浪潮?以及,为什么各家在这个浪潮里如此争分夺秒?

全面屏浪潮始于2017年,那一年有个非常重要的数字,根据IDC数据,2017年中国手机市场全年手机出货量亿台,同比增长:

从2007年iPhone发布开始,智能手机经过10年的黄金发展期之后,在中国市场第一次掉头向下,这一趋势保持到了现在。

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从增量时代正式进入存量时代,对于厂商们来说,如何劝说消费者换掉手头的手机变成了其最重要的任务。

魅族直到2018年春天,依然在发布16:9的智能手机产品,并认为,这是“优美的设计”,问题在于,如果在售的手机产品和人们手机用着的产品,没有多大去别的时候,人们为什么要抛弃手上的产品而换成厂商们更新的产品

数码发烧友们一年一换新机已经成为常态,甚至有人半年一换,或者同时使用两台以上的手机,但这不是行业的常态,发烧友在任何时候都只是少数,没有厂商可以靠数码发烧友活着,大众消费品,需要满足的是大众的需求。

2018年初,黄章宣布回归魅族,开始主导旗下旗舰产品的打磨,对的,一家公司的掌舵人,最喜欢干的是产品经理的事儿。

雷军已经是行业里著名的劳模了,小米的大小事儿他都喜欢过问,可雷军会去打磨小米6或者小米9的研发么?或者,任正非哪怕是余承东,会去主打开发一款产品么?

所以魅族到今天的局面并不奇怪,在2009-2016年,中国手机市场最黄金的7年里,魅族都能生生地错过,何况如今这一片血海呢?

魅族19年发布了三款旗舰产品,魅族16s、16s Pro和16T,这三款产品的市场表现我们也都看到了,那么,到了2020年呢?


我们先来聊聊这个话题:为何全面屏会成为潮流?其意义到底在何处?

2007年 ,初代iPhone发布,英寸多点触控电容屏智能手机,它重新定义了手机形态,并且延续至今。而后,直至2011年的iPhone 4s,苹果手机的正面就没有变过。

也是这一年,另一智能手机巨头三星发布了旗下大屏手机开山鼻祖——galaxy note初代,英寸“超级大屏智能手机”,这台在今天看来毫不起眼的产品,在当年可是创世纪的存在。

如果说iPhone初代定义了智能手机的雏形,那么三星galaxy note则是标志着智能手机的正面形态走向成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移动终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大屏和高效率成为不可抗拒的诱惑。

然而,在全面屏手机出现之前,智能手机屏幕的尺寸一直集中在英寸,与英寸相差无几。

根本原因则是在于人们对于移动终端便携性的需求制约了智能手机屏幕尺寸的进一步发展。

在此后的近七年的时间里,手机厂商们一直在进行着戴着镣铐的舞蹈——如何在保证移动端便携性的同时,增大手机屏幕面积?

我们来看看,手机厂商们到底是怎么做的。

如图:

手机厂商们最开始打起了红色区域的主意。

还是以三星为例,三星自galaxy note至galaxy note7,手机屏幕尺寸由英寸增大到了英寸,但手机的物理宽度则是由缩减到了。一方面,是因为手机长宽比由16:10变为了16:9,同时,边框宽度由缩减到了。

当手机屏幕左右边框缩减到的时候,这个区域能够动的念想就不多了。

所以在17年,智能手机厂商们终于将目光聚焦到了黄色区域。

实际上,最早是夏普在打这个区域的主意,之后是小米mix,17年,打这个区域主义的厂商则成为了潮流。

在传统思维下,最简单的方式是直接压窄下巴和额头,保持屏幕不变,华为mate10就是这么干的:

我们可以看到,这么做会导致的结果是,整个手机的长宽比被改变了,手机变得矮胖,并不美观。

那么,我们能不能保持传统手机的长宽比,把部分下巴和额头变成屏幕呢?

比如:

这就是2017年最流行的全面屏,如华为mate10 pro:

我们知道,在对左右边框动刀子的时候,厂商直接做到了,而上下边框显然远没有达到极限。

在接下来的步骤里,厂商们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问题——前置相机。

正是因为前置相机对进一步压窄额头的阻碍,才出现了目前两种全面屏方向的对抗——下置前置镜头或者刘海

我们不去考虑什么刘海,下巴,类iPhone之类的概念,我们只聊全面屏。

全面屏手机是什么?

定义很简单——正面全是屏幕的手机

但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我们还有一些东西去不掉,比如前置相机。

小米mix的处置方式很简单,前置相机去不了是吧?

我把它移到下巴上:

这样一来是不是好看多了?

这么做确实简洁了很多,但前置相机下置,体验太差,且下巴太宽,依然不够好看。

随着视频通话,自拍需求,人脸解锁能功能的普及,前置相机越来越重要,通过阉割前置相机来达到全面屏的选择很难成为主流。

既然如此,我们能不能在不改变手机前置相机的情况下,让目前的手机形态“更全面屏”呢?

以OPPO R11s为例,我们还是可以去掉一些东西的,比如下图的黄色区域:

去掉之后的手机,是这样的:

R15得屏幕长宽比是19:9,也就是说,这台手机的本质就是把R11s的部分区域“挖掉了”。

从这个角度出发,刘海屏似乎并不那么难以被接受。

当然,这个逻辑不是OPPO发明的,它的发明者是iPhone。

现在,这个逻辑可不可以更进一步呢?

vivo说,可以的,刘海也去掉吧。

这,就是vivo APEX,或者说NEX在做的事情,前置相机变成伸缩式,以完成“正面全是屏幕”的目标:

不过vivo apex做得还不够彻底,还有一些轻微的下巴,这在未来应该是能够被彻底去掉的。

2019年,在Reno3 Pro的评价文章中,我对打孔屏的设计进行说了阐述:

售价 3399 元起的 5G 手机 OPPO Reno 3/3 Pro,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在此前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我提到,打孔屏会是2020年旗舰手机市场最主流的选择,理由如下:

  • 第一,在全面屏演进的浪潮中,基于机械机构的设计,由于机械结构本身占用的体积,在4G时代或可接受,但在5G时代寸土寸金的手机内部空间中必然被舍弃。
  • 第二、屏下相机目前最难解决的问题还不是透光性问题,而是屏幕显示组件投射到照片上的规律性光斑怎么处理,目前来看,成熟应用尚早。
  • 第三,相较于水滴屏,打孔屏的手机四周轮廓是完整的曲线,配合OLED的小孔,科技感和未来感明显优于水滴屏。

魅族16s Pro的屏幕设计很丑吗?我觉得没有。

魅族对屏幕设计执着的问题不在于屏幕本身,而是这个坚持所代表的东西,魅族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一个企业掌舵人却醉心于产品细节打磨,和对小众设计的偏执,而去忽略大局的把控。

16系列的设计或许可以得到一小部分人的认可和青睐,但魅族没法靠这点人很好地活下去。


链接:https:///question/368355932/answer/1030224204

推荐阅读:ip68级防水可以游泳吗